中航产融的信用状况恶化,中航信托的资产质量恶化。
01
降级
5月9日,穆迪将中航产融(600705.SH)本币与外币长期发行人评级由“A3”下调至“Baa2”,并将其间接全资子公司高级无抵押本币评级由“A3”下调至“Baa2”。
同时,穆迪将中航产融的Baa2长期发行人评级、P-2短期发行人评级和子公司的Baa2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列入下调审查。
此前,这两个实体的展望都为负面。
穆迪称,中航产融的信用状况恶化,中航信托的资产质量恶化,以及中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续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该公司与九江银行有一项未决诉讼,进一步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
另外,中航产融退市并将其持有的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股权质押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后,公司的财务弹性也有所减弱。
今年3月末,中航产融宣布将主动终止上市,随后上交所正式受理其关于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随后,因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且正在推进终止上市工作,中航产融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产融面临重大经营不确定性,主要受其子公司中航信托拖累。
4月18日,中航信托公告称,公司与建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签订《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中航产融存续债券22只,存续规模272.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有116亿元。
未来偿债现金流
自3月28日起,经中航产融申请,公司存续的“22产融Y2”等17只公司债停牌。
4月21日至23日期间,中航产融就公司债摘牌事宜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最终未获通过,相关债券自4月24日开市起复牌。
据最新评级报告,中航产融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相关债项信用等级为AAA。
02
财务分析
据官网介绍,中航产融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投资与综合金融平台,于2012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家金融控股类上市公司。
中航产融聚焦产业投资和综合金融两大业务方向,业务涵盖融资租赁、信托、证券、产业投资、期货、公募基金、国际业务等领域。
中航产融官网
从股权结构看,中航产融的控股股东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持股比例39.87%,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股权结构图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控股的金融平台,中航产融在专业技术、业务拓展、资本补充、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得到股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受资本市场动态震荡调整、子公司处于转型发展期等因素影响,中航产融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2022年-2024年,中航产融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2亿元、2.90亿元和预计-0.48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48亿元、0.8亿元和预计-1.89亿元。
归母净利润
2024年业绩预亏,中航产融受到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一是公司业务结构转型调整,营业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二是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市场整体资产价格承压,公司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出现一定下滑。
另外,中航产融核心子公司中航信托因地产项目风险暴露,2024年计提减值超22亿元,进一步加剧了公司财务压力。
截至2024年三季末,中航产融总资产有4423.93亿元,总负债3765.91亿元,净资产有658.03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5.13%。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中航产融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71%。
截至2024年三季末,中航产融流动负债有2684.2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有816.23亿元。
相较于短债规模,中航产融的流动性吃紧,其账上货币资金有581.52亿元,较2023年末大幅下降,不足以覆盖短债,公司存在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财务弹性方面,截至2023年末,中航产融银行授信总额有3381.22亿元,其中未使用授信额度有2299.58亿元,可见公司备用资金充足。
银行授信
此外,中航产融还有非流动负债1081.69亿元,主要为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有951.41亿元。
整体来看,中航产融刚性债务总规模有1767.64亿元,主要为长期有息负债,带息债务比为47%。
从负债结构来看,中航产融主要通过股东借款、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资产质量方面,中航产融的其他应收款规模较大且持续增长,对资产形成占用,还存在一定回收风险。
总得来看,中航产融盈利能力面临较大挑战,金融资源整合和经营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债务规模扩张较快,面临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03
中航信托被托管
4月18日,中航信托官网公告称,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与建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签订《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中航信托称,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此而发生改变。委托服务自2025年4月18日开始,结束时间由双方协商。
自今年初起,中航信托已陷入多项目兑付危机,涉及家族信托、天信系列、天智系列等多个产品,部分项目本息逾期未兑付,业务处于全面暂停状态。
4月11日,“中航信托天玑汇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公告称,即日起暂停接受本信托计划的赎回申请。
公告显示,由于市场情况及资产变现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实际强制赎回比例可能会在该预计值基础上有所波动,受托人将密切关注相关因素。
在与投资人沟通中,中航信托高管曾口头承诺4月中旬给出兑付方案。谁知,投资人等来的却是中航信托被托管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中航信托突然更换审计机构,从安永变为大华。
近年来,受房地产等行业深度调整、交易对手流动性紧张等因素影响,中航信托部分存量风险项目暂停收取手续费。
2024年上半年,中航信托实现营收5.75亿元,同比下滑48.75%;实现归母净利润9176.35万元,同比下滑79.13%。
归母净利润
截至2024年6月末,中航信托总资产为279亿元,总负债96.85亿元,净资产为182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4.69%。
2023年末,中航信托不良率为3.33%,不良资产合计达6.01亿元。
截至2023年末,中航信托的信托资产余额为6356.50亿元,固有资产余额为203.98亿元。
据2023年报披露,2023年8月23日至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对中航信托开展了聚焦主业转型发展现场检查。
2024年1月,江西监管局下发了《现场检查意见书》,认定中航信托存在房地产信托、投资类业务、互联网业务、固有业务、营销推介等方面的问题。
中航信托表示,将严格落实现场检查意见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监管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作者微信:littlebond1)